top of page

【智者之肩】當人人都有 AI,你靠什麼贏?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的「第二層次思維」

  • 作家相片: Sonya
    Sonya
  • 10月1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AI 時代,資訊鋪天蓋地,機會似乎唾手可得,每家公司都在談論導入 AI 後「效率提升了 50%」、「成本降低了 30%」,每個投資者都在追捧那些最熱門的 AI 概念股,這一切看起來都如此簡單、直接、且充滿希望。


但我們想邀請大家暫停一秒鐘,思考一個由傳奇投資大師、橡樹資本創辦人霍華・馬克斯 (Howard Marks) 提出的經典問題:「然後呢 (And then what)?」


在一個所有人都擁有 AI 這個超級工具的未來,真正的競爭優勢,到底是什麼?當市場上所有人都認為某件事是「顯而易見」的機會時,它還真的是一個機會嗎?這就是霍華・馬克斯一生推崇的核心理念——「第二層次思維 (Second-Level Thinking)」——在今天這個 AI 時代,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第一層次 vs. 第二層次:思維的深度決定了你的終局


讓我們先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解釋這兩種思維模式的差別。


第一層次思維,是簡單、膚淺且線性的。

  • 一個投資者會說:「這家公司產品很好,讓我們買進它的股票。」

  • 一個企業經理會說:「AI 能提升生產力,讓我們立刻導入 AI 工具。」 這是幾乎所有人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出的結論。霍華・馬克斯形容說,第一層次思維者,追求的是簡單的公式和快速的答案。


第二層次思維,則是深入、複雜且充滿互動性的。

  • 一個第二層次思維的投資者會說:「這家公司產品很好,但正因為如此,市場上所有人都知道它很好,所以它的股價已經被高估了,甚至可能存在泡沫。所以,現在買進的風險很高。」

  • 一個第二層次思維的企業經理會說:「AI 能提升我們的生產力。但它同樣也能提升我們所有競爭對手的生產力。如果大家都提升了同樣的效率,很可能會引發整個行業的價格戰,最終誰也沒能提高利潤率。所以,我們應該如何利用 AI 去做一些我們的競爭對手『無法輕易模仿』的事情?


第二層次思維,總是會多問一句「然後呢?」。它要求我們不僅要思考行動的直接後果,更要思考後果的後果。


在 AI 時代,如何進行「第二層次思考」?


將這個強大的思維框架,應用到當前的 AI 浪潮中,會得到一些極具啟發性的觀點。


1. 關於「企業策略」:從追求效率,到創造獨特性


  • 第一層次思考: 我們要用 AI 來自動化客服、優化供應鏈、加速內容產出,讓現有的業務做得更快、更便宜。

  • 第二層次思考: 這些效率的提升,最終都會轉化為消費者對「更低價格」的期待,而無法成為企業的長期護城河。我們真正的機會,在於利用 AI 去創造全新的、獨特的客戶體驗。例如,利用 AI 為每一位用戶提供深度個人化的產品推薦,甚至動態調整產品功能;或者,利用 AI 去分析那些過去被忽略的「非結構化數據」,發掘出全新的市場需求。關鍵在於,用 AI 做「新事」,而不是把「舊事」做得更快。


2. 關於「人才培養」:從使用工具,到駕馭思想


  • 第一層次思考: 我們需要招聘更多的「提示工程師 (Prompt Engineers)」,教員工如何更高效地使用 AI 工具。

  • 第二層-思考: 當 AI 能處理 90% 的執行性工作時,剩下 10% 的、決定成敗的關鍵,就在於提出正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及駕馭 AI 產出結果的判斷力。未來的核心人才,不是最會「操作」AI 的人,而是最懂得「質疑」AI、並能將 AI 的能力與深刻的行業洞見相結合的人。企業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員工的思考深度,而非工具使用熟練度。


3. 關於「投資決策」:從追逐熱點,到尋找盲點


  • 第一層次思考: AI 是未來,所以要立刻買進那些最知名的 AI 巨頭股票。

  • 第二層次思考: 這些巨頭的潛力,有多大程度已經反映在它們高昂的股價上了?市場的狂熱,是否忽略了某些潛在的風險(如監管、能源瓶頸、技術迭代)?除了這些明星公司,AI 浪潮還會對哪些**不起眼的「周邊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例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能源、散熱、數據驗證等)?或者,哪些被認為會被 AI「徹底顛覆」的傳統行業,反而可能因為找到了與 AI 結合的獨特方式,而迎來新生?


總結與反思


霍華・馬克斯的哲學,給這個喧囂的 AI 時代,注入了一劑必要的冷靜。他提醒我們,當一種新技術普及到人人可用時,技術本身就不再是優勢,運用技術的「思考品質」才是。


第一層次思維,或許能讓你跟上隊伍,不至於被時代淘汰。但只有那些進行著第二層次、甚至第三層次思考的企業和個人,才能在這場由 AI 引領的巨大變革中,真正地脫穎而出,獲得超額的回報。


這最終留下了一個給我們所有人的問題,無論是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團隊的成員,還是一個獨立的投資者:當 AI 逐漸將「執行」的價值商品化時,人類的「思考」,特別是這種深度的第二層次思維,是否會成為最稀缺、也最寶貴的資產?在你的公司或投資組合中,你正在進行的,是第一層次的跟風,還是第二層次的深思?

Subscribe to AmiNext Newsletter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kedIn
  • Facebook

© 2024 by AmiNext 金融與科技筆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