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麥克.莫非投資法:尋找市場領導股的系統化途徑

  • 作家相片: Amiee
    Amiee
  • 4天前
  • 讀畢需時 8 分鐘

為何關注麥克.莫非的投資智慧?


在廣闊的投資世界中,無數投資者渴望找到一套能夠持續跑贏大盤、發掘潛力飆股的方法論。許多成功投資大師分享過他們的策略,其中,麥克.莫非(Mike Murphy)以其強調相對強弱(Relative Strength, RS)和嚴謹交易紀律的投資法,提供了一套系統化尋找市場領導股的途徑,特別受到追求成長型投資風格人士的關注。了解莫非的投資哲學,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如何篩選出具有強勁動能的股票,更能學習到風險控管與交易心理的重要性。


市場瞬息萬變,追逐熱點容易迷失方向;回歸基本面又可能錯失動能。莫非的方法試圖結合技術分析與基本面要素,專注於那些已經展現出領先態勢的股票與產業,目標是「買高賣更高」,捕捉市場的主升段。本文將深入解析麥克.莫非投資法的核心原則、具體的選股標準、進出場時機的判斷,以及至關重要的風險管理機制,幫助讀者建立一個更清晰的成長股投資框架。



核心原則:相對強弱與動能投資的精髓


麥克.莫非投資法的核心基石是「相對強弱」(Relative Strength,簡稱 RS)。這裡的相對強弱並非指技術指標 RSI(相對強弱指數),而是指一支股票相較於市場整體(例如標普 500 指數)或其他同業的價格表現強度。莫非相信,真正的市場領導者,其股價表現會持續優於大多數股票,特別是在市場上漲階段。


這種方法的邏輯在於,股價通常是反應市場對公司未來預期的先行指標。能夠持續跑贏大盤的股票,背後往往有著強勁的基本面支撐,例如優異的盈利增長、創新的產品或服務、或是處於高速成長的產業順風中。因此,專注於尋找並持有相對強弱高的股票,就是一種跟隨市場「聰明錢」流向的策略。


動能投資是莫非方法的另一重點。他認為,趨勢一旦形成,往往會持續一段時間。與其試圖去撈底表現不佳的股票,不如順勢而為,買入那些已經處於上升趨勢、並且不斷創出新高的股票。這需要投資者克服「恐高」心理,理解強者恆強的市場現象。當然,這也意味著需要有嚴格的出場機制,以應對趨勢反轉的風險。



關鍵篩選標準:解構莫非的選股濾網


莫非並非僅僅看股價表現,他建立了一套結合基本面與技術面的篩選標準,用來找出真正具備領導潛力的股票。這些標準像一個濾網,層層過濾掉平庸的標的,留下最精華的部分。


  • 相對強弱排名 (RS Rating): 這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莫非通常要求股票的相對強弱排名(例如,相較於市場上所有股票的過去 12 個月價格表現)至少在 85 甚至 90 以上。這表示該股票的價格表現超越了市場上 85% 或 90% 的股票。

  • 盈利增長 (Earnings Growth): 強勁的盈利是推動股價上漲的根本動力。莫非關注最近幾季的每股盈餘(EPS)年增長率,通常要求至少達到 25% 或更高,並且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更佳。他也看重年度的盈利增長記錄。

  • 營收增長 (Sales Growth): 盈利的增長最好有營收的支撐,才更具可持續性。莫非也會檢視近期的營收年增長率,同樣希望看到顯著的增長,例如 25% 或以上,這顯示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受到市場歡迎。

  • 產業相對強弱 (Industry Relative Strength): 俗話說「水漲船高」,處於強勢產業中的股票,上漲的機率通常更高。莫非強調,不僅個股要強,其所屬的產業板塊也應該具備相對強弱的特性,最好處於市場前 20% 的領先群體。

  • 成交量確認 (Volume Confirmation): 成交量是衡量市場參與度和趨勢強度的重要指標。在股價向上突破關鍵阻力位(例如整理區間上緣或歷史新高)時,莫非希望看到成交量顯著放大,這通常代表機構投資者的買盤湧入,增加了突破的有效性。


這些標準並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綜合評估。一檔股票若能同時滿足多項條件,特別是高相對強弱、高盈利增長和強勢產業背景,就更有可能成為莫非眼中的潛在「超級強勢股」。



麥克.莫非選股檢查清單

篩選標準

衡量指標

理想條件 (參考值)

重要性

相對強弱

相對強弱排名 (RS Rating)

通常 > 85 或 90

極高

基本面 - 盈利

近期季度 EPS 年增長率

> 25% (越高越好,最好加速增長)

極高


年度 EPS 增長記錄

過去數年穩定增長

基本面 - 營收

近期季度營收年增長率

> 25% 或顯著增長

產業背景

所屬產業相對強弱排名

處於市場前 20% 的領先產業

技術面 - 成交量

股價突破時的成交量

顯著放大 (例如,高於 50 日均量的 50%)

中高

技術面 - 股價結構

是否接近或創下 52 週新高

中高

公司品質 (輔助)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 17% 或更高

流通股數 (輔助)

是否有機構法人持續買超

注意:以上數值為一般參考,實際應用中可能需要根據市場環境和個人風險偏好進行調整。



進場與出場時機:技術分析的應用


找到了符合標準的潛力股,下一步就是決定何時買入和賣出。莫非非常重視技術分析在交易時機上的應用。


  • 買入時機: 理想的買點通常發生在股價從一個穩固的「盤整區」或「底部形態」(例如杯柄形態、平底形態)向上突破,創下新高或接近新高的時候。關鍵在於,這個突破必須伴隨著成交量的顯著放大,這被視為趨勢啟動的信號。追高買入突破點,是莫非策略的核心之一,因為這代表股票正展現最強勁的動能。他通常避免在股價已經大幅遠離突破點後才追進。

  • 賣出時機 - 止損: 這是莫非策略中最關鍵的部分。他強調,任何交易都必須預設止損點。一旦買入,就應該設定一個初始止損價位,通常是買入價下方 7%-8% 的位置。如果股價觸及止損點,必須「無條件」執行賣出,絕不猶豫或向下攤平。這是保護資本、避免小虧損變成大災難的鐵律。

  • 賣出時機 - 止盈: 莫非並非設定固定的止盈目標。他傾向於讓利潤奔跑,只要股票持續展現強勢(例如,保持在關鍵移動平均線之上,或相對強弱依然領先),就會繼續持有。然而,當股票出現明顯的趨勢反轉信號時,例如跌破關鍵支撐線且伴隨大量、相對強弱顯著轉弱、或出現頭部形態,就應該考慮獲利了結。有時,股價快速拉升遠離均線,出現「高潮頂點」(Climax Top)放量滯漲或下跌,也是警示信號。


莫非的方法論強調順勢而為,但也深知市場不會永遠朝著一個方向。因此,嚴格的止損機制是交易成功的先決條件,其重要性甚至高於找到完美的買點。



風險管理:莫非策略的基石


對於麥克.莫非而言,風險管理不僅僅是設定止損,而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貫穿於投資的每一個環節。


  • 嚴格的止損紀律: 如前所述,絕不讓虧損超過預設的比例(如 7%-8%)。這是防止單筆交易造成重大損失的最後防線。

  • 適當的倉位控制 (Position Sizing): 不要將所有資金押注在單一股票上。根據個人總體風險承受能力和單筆止損設定,計算每次交易的最大投入金額。

  • 專注於流動性好的股票: 莫非傾向於交易那些成交量充足、流動性好的股票,避免買入成交稀疏的冷門股,以確保在需要時能夠順利進出。

  • 市場總體趨勢判斷: 雖然專注於個股,但莫非也關注整體市場的健康狀況。在熊市或市場趨勢不明朗時,減少交易頻率和倉位大小,甚至保持空倉觀望,是重要的風險規避手段。「在正確的市場環境下交易正確的股票」是成功的關鍵。


莫非深知,即使是最好的選股系統,也不可能保證每一筆交易都盈利。成功的關鍵在於,盈利交易的收益遠大於虧損交易的損失。而這一切的基礎,都建立在完善且被嚴格執行的風險管理制度上。



與科技股的關聯


麥克.莫非的成長股投資法,天然地與科技行業有著較高的重疊性。科技股往往具備高成長性、創新驅動力,容易產生符合莫非標準的盈利爆發和股價動能。許多歷史上的超級強勢股,例如蘋果、亞馬遜、輝達等,在其主升段時期,都曾完美符合莫非的多項篩選標準:領先的相對強弱、爆發式的盈利增長、處於時代浪潮的產業、以及機構資金追捧的成交量。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莫非的方法只適用於科技股。任何行業,只要能產生符合上述標準的領導型公司,都可能成為莫非策略的目標。關鍵在於數據和趨勢,而非行業標籤。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的時代,莫非的濾網更容易在科技板塊中找到符合條件的潛在標的。同時,科技股的高波動性也更加凸顯了莫非風險管理原則的重要性。



實戰應用與注意事項


將麥克.莫非的投資法付諸實踐,並非易事,需要投資者具備多方面的素養和準備。


  • 學習與工具: 需要學習如何解讀股價圖、成交量、相對強弱線圖,並掌握相關的篩選工具或平台(例如 MarketSmith, TradingView 等,或自行建立篩選器)。理解財務報表中的關鍵增長數據也必不可少。

  • 紀律與耐心: 嚴格遵守買入、賣出(尤其是止損)規則,是莫非方法成功的核心。這需要克服人性的貪婪與恐懼,做到知行合一。同時,市場不會每天都有符合標準的機會,耐心等待高勝算的交易設定出現,遠比頻繁交易重要。

  • 持續監控與調整: 市場環境和個股狀況是動態變化的。需要定期檢視持倉股票的表現,確認其是否依然符合強勢標準。對於觸及止損或出現賣出信號的股票,要果斷處理。

  • 心理素質: 追高買入突破股,需要克服「恐高」心理。而執行止損,則需要坦然接受虧損是交易的一部分。這種投資方式對心理素質的要求很高。

  • 非萬能藥: 莫非方法並非保證獲利的聖杯。市場風格會輪動,在某些市場環境下(例如價值股主導或長期盤整市),動能策略可能會面臨挑戰。理解方法的適用性與局限性同樣重要。


總之,麥克.莫非提供的是一套邏輯清晰、系統化的強勢成長股投資框架。它強調數據、順應趨勢,並將風險管理置於極高的位置。對於希望捕捉市場領頭羊、追求超額回報,並且願意投入時間學習、嚴守紀律的投資者來說,這套方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結論


麥克.莫非的投資法,核心在於透過結合相對強弱、基本面增長、產業趨勢和技術分析,系統性地篩選出市場中的領導股票,並在關鍵的突破點介入,同時以嚴格的止損紀律控制風險。這套方法要求投資者不僅要理解市場運行的邏輯,更要有鋼鐵般的執行力。

對於知識愛好者而言,學習莫非的方法有助於理解股價動能背後的驅動力,認識到盈利增長和市場認可度的重要性,並建立基礎的風險意識。對於專業投資者來說,莫非的具體篩選標準、進出場時機判斷以及倉位管理原則,提供了一套可操作性強、可量化回測的交易系統框架,有助於優化自身的成長股投資策略。


最終,任何投資方法都沒有絕對的優劣,關鍵在於是否適合投資者自身的風險偏好、知識儲備和可投入的時間精力。麥克.莫非的智慧提醒我們,在追求回報的同時,永遠不能忘記風險管理,只有在市場中長期生存下來,才有機會實現持續的成功。

Subscribe to AmiNext Newsletter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kedIn
  • Facebook

© 2024 by AmiNext 金融與科技筆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