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科技速解】RISC-V 是什麼?晶片界的開源革命,挑戰 Arm 與 Intel 霸權

  • 作家相片: Sonya
    Sonya
  • 1天前
  • 讀畢需時 7 分鐘

秒懂重點:為什麼你現在非懂不可?


想像一下,世界上所有的食譜都掌握在兩家秘密的「美食集團」(Intel 的 x86 和 Arm)手中,任何人想開餐廳,都必須向他們支付昂貴的加盟費,並且只能嚴格按照他們提供的、不可修改的食譜來做菜。這就是過去數十年晶片世界的真實寫照。


RISC-V 就是一群頂尖學者決定發起的一場「食譜開源運動」,他們說:「我們來共同創建、維護一本完全免費、公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取用甚至魔改的《萬能料理百科全書》吧!」這本百科全書就是「指令集架構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ISA)」,它是一切軟硬體溝通的基礎語言,是晶片的靈魂。


ree

這場運動的顛覆性在於:


  1. 免費與開放:任何公司或個人,從學生到科技巨頭,都可以免費使用 RISC-V 來設計自己的晶片,省下了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美元的授權費。

  2. 極致的彈性:你可以只選用這本百科全書中的基礎章節,設計一個極度省電的微控制器;也可以加入自己發明的「獨門醬料配方」(自訂指令),打造一顆效能無與倫比的 AI 專用晶片。


這股開源力量正從物聯網、穿戴裝置等對成本敏感的領域迅速崛起,並開始向智慧手機、筆電甚至 AI 資料中心發起挑戰,Google 已宣佈 Android 將正式支援 RISC-V,這被視為一個里程碑事件,在美中科技戰的背景下,RISC-V 更因其不受單一國家出口管制的「中立性」,成為許多國家發展自主半導體產業的戰略核心,理解 RISC-V,就是理解晶片設計領域一場前所未有的民主化浪潮,以及它將如何重塑未來十年的科技地緣政治。



技術白話文:原理解析與核心突破


過去的瓶頸:它解決了什麼關鍵問題?


指令集架構 (ISA) 是處理器能聽懂的指令語言,長期以來,x86 和 Arm 兩大架構憑藉其先發優勢和龐大的生態系,統治了整個產業,但這種壟斷帶來了三大問題:


  1. 高昂的授權成本 (High Licensing Costs):Arm 的商業模式是收取授權費和版稅,想設計一顆 Arm 架構的晶片,首先要支付一筆昂貴的「架構授權費」,之後每賣出一顆晶片,還要再按比例抽成,這對新創公司和追求極致成本效益的產品來說,是一道很高的門檻。

  2. 缺乏設計自由 (Lack of Design Freedom):即使付了錢,你也只能在 Arm 提供的框架內做有限的修改,你不能隨意刪減指令來降低功耗,更難以加入自己為特定應用(如 AI)設計的專用指令來提升效率,這就像你加盟了連鎖餐廳,卻不能調整菜單來適應當地口味。

  3. 潛在的供應鏈風險 (Potential Supply Chain Risks):x86 和 Arm 都由美國或英國的公司所控制,在日益緊張的國際地緣政治下,這種技術來源的單一性,對許多國家和企業來說,構成了一個潛在的供應鏈安全風險。


RISC-V 的誕生,正是為了解決這三大根深蒂固的行業痛點。


它是如何運作的?(務必使用精妙比喻)


RISC-V 的運作哲學,可以比喻成用開源的 WordPress 平台來建立一個網站,而 x86/Arm 則是像 Wix 或 Squarespace 這樣封閉的商用建站平台。


  • x86/Arm (封閉平台):它們提供了一套功能強大、模板精美、生態完善的建站服務,你付錢就能快速搭建一個專業網站,省心省力;但缺點是,你必須在它的框架內運作,每個月都要繳交平台費,而且你無法修改網站的底層程式碼,也無法將網站完整地搬到別的伺服器。

  • RISC-V (開源平台):就像 WordPress,它的核心軟體是完全免費的。

    1. 模組化與基礎核心 (Modular & Base ISA):RISC-V 提供了一個極簡的基礎指令集(RV32I),這就像 WordPress 的核心程式,只包含最基本的功能,你可以只用這個核心,去打造一個極度輕巧的網站(例如一個智慧手環的微控制器)。

    2. 標準擴充 (Standard Extensions):然後,RISC-V 基金會定義了一系列標準的「外掛」(擴充指令集),例如用於整數乘除法 (M)、浮點運算 (F/D)、向量處理 (V) 等。你需要什麼功能,就自己去安裝對應的官方外掛,豐儉由人。

    3. 自訂擴充 (Custom Extensions):這一步最為關鍵。如果官方外掛不能滿足你,WordPress 允許你自己編寫獨一無二的「自訂外掛」,同樣地,RISC-V 允許你為自己的特定應用,設計和加入專屬的自訂指令,例如,一顆 AI 晶片可以加入一條專門處理神經網路矩陣運算的指令,讓效能瞬間提升數倍。這是 Arm 架構下極難做到的。


這種開放與彈性,讓晶片設計從過去「選 A 餐或 B 餐」的選擇題,變成了「可以自由搭配的自助餐」,徹底釋放了創新的潛力。


為什麼這是革命性的?


RISC-V 的革命性不在於技術本身比 Arm 或 x86 更強,而在於它所代表的商業模式和協作模式的顛覆


  • 創新的民主化:它將晶片設計的門檻從數百萬美元降低到幾乎為零,讓大學、研究機構、新創公司甚至個人愛好者都能參與到晶片設計的浪潮中,激發了草根性的創新。

  • 領域專用架構 (DSA) 的催化劑:在 AI 時代,通用處理器的效益越來越低,RISC-V 的客製化能力,使其成為打造高效能「領域專用架構」(例如 AI 晶片、網路處理晶片、安全晶片)的完美基石。

  • 地緣政治的中立性:RISC-V 由一個總部位於瑞士的非營利基金會管理,其開放標準不受任何單一國家的出口管制條例約束。這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提供了一個寶貴的、中立的共同基礎,有助於維持供應鏈的穩定。


產業影響與競爭格局



誰是主要玩家?


RISC-V 生態系正在快速擴張,形成一個多元化的參與者群體:


  1. 標準制定者

    • RISC-V International:總部位於瑞士的基金會,負責維護和發展 RISC-V 的標準規範,確保其開放與中立。

  2. 核心 IP 供應商

    • SiFive (美國) / Andes Technology (晶心科技, 台灣):這兩家公司像是 WordPress 生態系中的「佈景主題與外掛開發商」,它們基於 RISC-V 標準,設計出各種成熟、可驗證的處理器核心 IP,銷售給晶片設計公司,是推動 RISC-V 商業化的關鍵力量,其中,台灣的晶心科技在全球 RISC-V 生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3. 晶片設計與系統巨頭

    • Qualcomm (高通):手機晶片巨頭,已宣佈將在其行動處理器中大規模採用 RISC-V 核心,這被視為 RISC-V 進入主流高階市場的重要信號。

    • Google:不僅推動 Android 支援 RISC-V,也在其 Pixel 手機和資料中心晶片中採用 RISC-V 核心作為輔助處理器。

    • 中國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平頭哥)、華為等,在美國技術管制的背景下,正將 RISC-V 視為建立自主晶片生態的戰略基石,投入了大量資源。

  4. 傳統霸主的回應

    • Arm: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推出了名為「Flexible Access」的計畫,降低了新創公司的准入門檻,並在一定程度上開放了指令集的客製化,試圖應對 RISC-V 的挑戰。

    • Intel:採取了更開放的態度,不僅在其部分產品中使用 RISC-V,其晶圓代工服務 (IFS) 也宣佈將支持 RISC-V 晶片的製造,試圖透過「擁抱」來收編這股新興力量。


技術的普及時程與挑戰


RISC-V 的普及路徑是「從邊緣到核心」。


  • 現狀:已在微控制器 (MCU)、物聯網 (IoT)、固態硬碟 (SSD) 控制晶片等領域取得顯著成功,市佔率快速提升。

  • 中期 (未來 3-5 年):預計將在智慧手機、穿戴裝置、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領域大規模普及。高通的加入是重要的催化劑。

  • 長期 (未來 5-10 年):挑戰 PC 和伺服器市場將是最終的目標,但這也是最困難的一步。


最大的挑戰在於軟體生態系。一個處理器架構的成功,硬體只佔 10%,軟體生態佔 90%;x86 和 Arm 歷經數十年積累,擁有極其龐大和成熟的作業系統、編譯器、開發工具和應用程式;RISC-V 的軟體生態雖然在快速追趕,但要達到同等級別的成熟度和穩定性,仍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投入。


潛在的風險與替代方案


RISC-V 的主要風險是「碎片化 (Fragmentation)」,由於其高度的開放性,如果各大廠商都推出互不相容的自訂擴充,可能會導致軟體開發的混亂,重蹈當年 Unix 的覆轍,RISC-V 基金會正努力透過標準化流程來避免此問題。


目前來看,在開放指令集領域,RISC-V 沒有實質性的替代方案,它的開放原始碼精神和背後的產業聯盟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網路效應,未來的競爭將主要在 RISC-V 生態內部(例如不同 IP 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以及 RISC-V 與 Arm 之間展開。


未來展望與投資視角


RISC-V 的崛起,代表著半導體產業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過去由單一公司主導、自上而下的創新模式,正被一種社群驅動、開放協作、自下而上的模式所補充甚至挑戰。


對投資人而言,這場架構革命提供了幾個重要的觀察點:


  1. Arm 的潛在壓力:RISC-V 對 Arm 的商業模式構成了長期、結構性的威脅,投資人需關注 Arm 如何應對,以及其在物聯網等新興市場的市佔率是否受到侵蝕。

  2. IP 供應商的黃金機遇:隨著 RISC-V 生態的成熟,像晶心科或 SiFive 這樣提供核心 IP 和設計服務的公司,正處於浪潮的中心,有望成為「RISC-V 界的 Arm」。

  3. 軟體與工具鏈的投資機會:隨著 RISC-V 硬體的普及,市場對相關的編譯器、開發工具、作業系統和安全解決方案的需求將會爆炸性成長,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新興軟體市場。

  4. 關注「中立性」的價值: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下,RISC-V 的地緣政治中立性為其提供了獨特的避險價值,在特定國家或地區,其發展速度可能會超越純粹的技術或商業考量。


RISC-V 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它或許不會在短期內「殺死」Intel 或 Arm,但它已經成功地在被壟斷的鐵幕上撕開了一道口子,為晶片世界的未來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一個更開放、更多元的選擇。



如果覺得 Aminext 整理的內容對你有那麼一丁點幫助,請幫忙按個讚或分享出去,這個小站是站長一個人用愛發電在經營的,每一個小小支持,都是讓我能繼續為大家挖掘更多科技新趨勢的最大動力喔!

Subscribe to AmiNext Newsletter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kedIn
  • Facebook

© 2024 by AmiNext 金融與科技筆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