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美國與歐盟 AI 佈局:策略、影響與全球競合深度解析

  • 作家相片: Sonya
    Sonya
  • 5月31日
  • 讀畢需時 11 分鐘

人工智慧(AI)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球,深刻改變著經濟結構、社會樣貌乃至國際權力格局,美國與歐盟,作為全球科技發展的兩大核心引擎,其 AI 發展策略不僅牽動自身的未來,更對全球 AI 治理、技術標準與產業版圖帶來深遠影響,本文將深入剖析美國與歐盟在 AI 領域的佈局,比較雙方策略的異同,探討其對產業發展的影響,並展望全球 AI 競合的未來趨勢。



導論:AI 競賽開跑,美歐為何全力衝刺?


想像一下,AI 如同電力,一百多年前電力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與生產方式,而 AI 正扮演著類似的革命性角色,從智慧型手機的語音助理、推薦演算法,到醫療影像的精準判讀、自動駕駛的實現,AI 的應用已無所不在,並持續拓展新的可能性,這不僅是一場技術革新的競賽,更關乎國家競爭力、經濟增長潛力以及在全球事務中的話語權。


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科技巨頭、頂尖研究機構與活絡的創投資金,長期以來在 AI 研發與應用上處於領先地位;歐盟,則強調以人為本、倫理先行,試圖在 AI 發展與價值觀之間取得平衡,打造一個值得信賴的 AI 生態系,雙方都意識到,錯失 AI 發展的先機,可能意味著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因此,制定清晰且具前瞻性的 AI 策略,成為美歐的當務之急。

本文將帶您一探究竟,美國與歐盟各自端出了哪些 AI 大餐?它們的核心戰略是什麼?又將如何影響我們以及這個世界的未來?



核心原理深入解析:美歐 AI 戰略的思路與重點


理解美歐 AI 戰略,首先要看懂它們各自的「指導思想」與「發力點」。


美國:創新引領,市場驅動,國家安全並重


美國的 AI 策略展現了其一貫的風格:強調創新、鼓勵市場自由競爭,同時也高度關注 AI 技術在國家安全上的應用與潛在風險,其核心思路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 引領技術前沿:持續投入大量研發資金,支持基礎研究與突破性創新,鞏固在 AI 核心技術(如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的領先優勢,鼓勵產學研合作,加速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 促進數據流通與應用:數據被視為 AI 發展的「燃料」,美國致力於推動政府數據的開放,並鼓勵私營部門數據的共享與應用,同時也開始著手應對數據隱私與安全的挑戰。

  • 打造彈性監管框架:相較於歐盟的全面立法,美國更傾向於針對特定領域或應用場景制定相應的規範,避免過度監管扼殺創新,強調產業自律與標準制定。

  • 強化 AI 人才培育:透過 STEM 教育、人才引進計畫,以及提供更多 AI 相關的培訓與就業機會,確保擁有足夠的 AI 人才儲備。

  • 維護國家競爭力與安全:將 AI 視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關鍵技術,積極推動 AI 在國防、情報等領域的應用,並防範敵對勢力濫用 AI 技術。



歐盟:倫理為基,風險控管,打造可信賴 AI


歐盟的 AI 策略則帶有濃厚的「歐洲特色」:將人的權利與價值觀置於核心位置,強調 AI 發展必須合乎倫理、安全可靠,並致力於建立一個全球領先的「可信賴 AI」生態。其主要思路包括:


  • 以人為本的 AI (Human-centric AI):堅信 AI 技術的發展應服務於人類福祉,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如隱私、數據保護、反歧視等。

  • 風險分級的監管模式 (Risk-based Approach):這是歐盟《AI法案》(AI Act)的核心,將 AI 應用按照風險等級進行劃分(如不可接受風險、高風險、有限風險、低風險),並施以不同程度的監管要求,例如,對社會評分系統等被視為「不可接受風險」的 AI 應用予以禁止,對醫療、交通等「高風險」應用則提出嚴格的透明度、數據品質、人類監督等要求。

  • 促進卓越與創新:雖然強調監管,歐盟也並非忽視創新,透過「數位歐洲計畫」(Digital Europe Programme)、「展望歐洲」(Horizon Europe)等計畫,投入資金支持 AI 研發、基礎設施建設(如高效能運算、數據空間)以及中小企業的 AI 應用。

  • 建立單一市場規則:期望透過統一的《AI法案》為所有成員國的 AI 發展提供清晰的法律框架,促進 AI 產品和服務在歐盟內部的自由流通。

  • 推動國際合作與標準制定:積極參與全球 AI 治理對話,希望將其「可信賴 AI」的理念推向國際,影響全球 AI 規則的制定。



關鍵技術細節與規格探討:美歐政策工具箱的差異


美歐雙方在推動 AI 發展的「工具箱」上,既有相似之處,也有明顯的差異。


美國的政策工具:


  • 行政命令與國家計畫:例如,2023 年發布的《關於安全、可靠和可信賴地開發與使用人工智慧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the Safe, Secure, and Trustworthy Development and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為美國 AI 發展設定了全面的政策方向,涵蓋安全、隱私、民權、創新、國際合作等多個方面。美國國家人工智慧倡議(National AI Initiative)則負責協調聯邦政府的 AI 研發與應用。

  • 巨額研發投入:美國聯邦政府持續增加在 AI 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投入,國防部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等機構是主要的資助者。

  • 公私部門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鼓勵政府機構、學術界與私營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推動 AI 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 標準制定與指引: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在 AI 風險管理框架、AI 可信度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指引與最佳實踐。

  • 針對性立法與聽證:國會針對 AI 的特定議題(如演算法偏見、深度偽造等)進行聽證,並可能推出針對性的法案,但全面性的聯邦 AI 立法仍在醞釀中。



歐盟的政策工具:


  • 全面的《AI法案》(AI Act):這是歐盟 AI 策略的核心支柱,也是全球首個針對 AI 的全面性法律框架,旨在為 AI 系統的開發、投放市場和使用制定統一規則,具有域外效力,對全球 AI 產業都將產生影響。

  • 協調計畫與資金支持 (Coordinated Plan on AI & Funding Programmes):歐盟委員會與成員國共同制定 AI 協調計畫,動員公共和私人投資,支持 AI 研發、部署和人才培養,例如「數位歐洲計畫」和「展望歐洲」計畫。

  • AI 卓越中心與測試設施 (Centres of Excellence & Testing Facilities):建立 AI 研究卓越中心網絡,以及 AI 測試和實驗設施,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測試和驗證其 AI 解決方案。

  • 數據戰略 (Data Strategy):與 AI 戰略緊密配合,推動歐洲數據空間的建立,促進數據共享和再利用,同時保障數據主權。

  • AI 倫理指南與標準化:在《AI法案》基礎上,持續推動 AI 倫理準則的落實,並參與國際 AI 標準的制定。




技術比較/優劣勢分析:美歐 AI 戰略一覽

特點

美國 AI 策略

歐盟 AI 策略

核心理念

創新引領、市場驅動、國家安全

以人為本、倫理先行、風險控管、可信賴 AI

監管方式

產業自律、針對性立法、彈性框架

全面性《AI法案》、風險分級管理

主要優勢

技術領先、創投活躍、市場規模大、頂尖人才聚集

統一市場規則、強調倫理與信任、明確的法律框架

潛在挑戰

監管碎片化風險、演算法偏見與公平性問題、數據隱私保護壓力增大

創新速度可能受監管影響、法規執行複雜性、與全球其他地區的協調

投資重點

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國防應用、AI 人才

AI 研發與部署、數據基礎設施、中小企業應用、倫理研究

數據治理

強調數據開放與流通,同時關注隱私安全

強調數據主權、數據保護(GDPR),推動歐洲數據空間

國際影響力

透過技術標準與市場力量影響全球

透過《AI法案》的域外效力設定全球 AI 治理標準




製造/實作挑戰與前沿研究:美歐 AI 發展的瓶頸與突破


儘管美歐雙方都雄心勃勃,但在推動 AI 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各自的挑戰與需要突破的瓶頸。


美國面臨的挑戰:


  • 演算法偏見與公平性:AI 系統的訓練數據若存在偏見,可能導致演算法產生歧視性結果,引發社會公平問題,如何在追求技術進步的同時確保公平性,是一大難題。

  • 數據隱私與安全:隨著 AI 應用越來越依賴大量數據,如何平衡數據利用與個人隱私保護,以及如何防範數據洩露和濫用,是持續的挑戰。

  • 勞動力轉型:AI 的發展可能導致部分工作的自動化,如何幫助勞動者適應新的技能需求,實現平穩轉型,是重要的社會經濟議題。

  • 國際競爭與技術保護: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如何保護自身的 AI 技術優勢,同時又能在全球合作中獲益,需要精妙的平衡。



歐盟面臨的挑戰:


  • 《AI法案》的實施與執行:作為一部開創性的法案,《AI法案》的具體實施細則、成員國的協調執行、以及對中小企業的影響,都需要時間來檢驗和調整。

  • 創新與監管的平衡:過於嚴格的監管可能增加企業的合規成本,甚至抑制創新活力,如何在確保安全與倫理的前提下,為創新留下足夠空間,是歐盟需要面對的課題。

  • 全球競爭力:相較於美國和中國在 AI 領域的巨額投入和快速發展,歐盟如何在部分關鍵技術領域追趕並保持競爭力,仍面臨壓力。

  • AI 人才的吸引與留存:雖然歐洲擁有優秀的科研基礎,但在頂尖 AI 人才的全球爭奪戰中,如何吸引並留住人才,是提升創新能力的關鍵。



前沿研究方向(美歐共同關注):


  • 可解釋 AI (Explainable AI, XAI):提升 AI 模型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增強用戶的信任。

  • 穩健與安全的 AI (Robust & Secure AI):開發更能抵抗攻擊、不易出錯、在複雜環境下依然可靠的 AI 系統。

  • 通用人工智慧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雖然距離尚遠,但對具備類似人類普適性智能的 AGI 的探索,始終是 AI 研究的終極目標之一。

  • AI 倫理與治理:持續研究 AI 發展帶來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影響(ELSI),並探索有效的治理框架。

  • 節能與綠色 AI (Energy-efficient & Green AI):大型 AI 模型的訓練和運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開發更節能的 AI 算法和硬體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應用場景與市場潛力分析:AI 如何改變美歐產業與生活


AI 的應用潛力巨大,正在或即將在美歐各行各業掀起變革。


美國的 AI 應用亮點:


  • 科技產業:AI 是美國科技巨頭(如 Google、Microsoft、Amazon、Meta、Apple)的核心競爭力,廣泛應用於搜尋引擎、社交媒體、電子商務、雲端運算、智慧硬體等。

  • 醫療保健:AI 在疾病診斷、藥物研发、個人化醫療、醫院管理等方面展現巨大潛力,提升醫療效率與品質。

  • 金融服務:AI 用於風險評估、詐欺偵測、演算法交易、客戶服務(如智能投顧)等,提升金融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 自動駕駛:美國是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重鎮,多家公司投入巨資,推動技術成熟與商業化落地。

  • 零售與電商:AI 用於精準行銷、供應鏈優化、智慧倉儲、個人化推薦,提升消費體驗。



歐盟的 AI 應用潛力:


  • 工業製造 (Industry 4.0):德國等製造業強國積極推動 AI 在智慧工廠、預測性維護、品質控制、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提升製造業的競爭力。

  • 醫療保健:與美國類似,歐洲也高度重視 AI 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特別是在符合其倫理和數據保護框架的前提下。

  • 公共服務:利用 AI 提升政府服務效率,如智慧城市管理、交通優化、環境監測等。

  • 農業科技 (AgriTech):透過 AI 進行精準農業管理,提高作物產量,減少資源浪費。

  • 永續發展:將 AI 應用於氣候變遷研究、再生能源管理、循環經濟等領域,助力實現綠色轉型目標。



市場潛力:


美歐的 AI 市場規模都在持續快速增長,涵蓋軟體、硬體和服務,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對於科技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巨大的商業機會;對於傳統產業而言,則意味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能否成功擁抱 AI,將成為企業未來競爭力的關鍵。



未來發展趨勢與展望:全球 AI 競合下的新格局


展望未來,美歐在 AI 領域的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


  • 監管框架的持續演進與全球影響:歐盟《AI法案》的落地將對全球 AI 監管產生示範效應,美國和其他國家也可能加快相關立法進程,未來全球 AI 治理規則的協調與博弈將更趨激烈。

  • 技術突破與應用深化並行:一方面,基礎研究將持續推動 AI 技術的邊界,例如在大型語言模型、生成式 AI 等領域;另一方面,AI 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將更加深入和普及,解決更多實際問題。

  • 「負責任的 AI」成為共識:隨著 AI 影響力的擴大,對其倫理、安全、公平、透明等方面的要求將越來越高,「負責任的 AI」或「可信賴 AI」將成為全球發展的主流方向。

  • 國際合作與競爭並存:在 AI 安全、倫理標準、氣候變遷等全球性挑戰面前,國際合作不可或缺;但在核心技術、市場份額、人才爭奪等方面,國際競爭也將持續。美歐之間既有合作的空間,也有競爭的張力。

  • AI 賦能千行百業,加速數位轉型:AI 將進一步融入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成為推動數位轉型和智慧升級的核心動力,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

  • 人才培育與技能提升的重要性凸顯:AI 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將發生結構性變化,各國都需要加強 AI 人才的培育,並推動全民數位素養和 AI 技能的提升。



結論:駕馭 AI 浪潮,共創智能未來


美國與歐盟,以其各自獨特的理念和路徑,在全球 AI 發展的棋局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美國以其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市場活力,持續引領技術前沿;歐盟則以其深厚的人文關懷和對倫理秩序的堅守,試圖為 AI 的發展劃定清晰的邊界,確保技術為人類福祉服務。


雙方的策略各有側重,也各有挑戰,但共同的目標是抓住 AI 帶來的巨大機遇,應對其潛在的風險,最終實現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對於全球而言,美歐在 AI 領域的探索,不僅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鏡鑑,也將深刻影響未來全球 AI 技術的發展方向、治理規則的形成以及國際競合格局的演變。


駕馭 AI 這股強大的變革力量,需要智慧、遠見和合作,如何在創新與規範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在競爭與協作中實現共贏,如何在技術進步的同時保障人類的價值與尊嚴,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共同課題,唯有攜手努力,才能確保 AI 朝著造福所有人的方向發展,共同開創一個更智能、更美好的未來。



參與 AI 未來的塑造


AI 的未來並非遙不可及,它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無論您是技術開發者、政策制定者、企業家、學者,還是僅僅對未來充滿好奇的公民,都可以為塑造一個更負責任、更具包容性的 AI 未來貢獻力量。


我們也推薦您進一步閱讀以下資源,更深入地了解這個日新月異的領域:



讓我們一起關注 AI,學習 AI,參與 AI 的討論,共同迎接智能時代的到來。

Subscribe to AmiNext Newsletter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kedIn
  • Facebook

© 2024 by AmiNext 金融與科技筆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