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智者之肩】AI 不只能聊天了?歡迎來到「AI 代理」時代,你的下一個神級助理正在上線

  • 作家相片: Sonya
    Sonya
  • 10月2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過去幾年,我們驚嘆於 ChatGPT 這樣的工具能寫詩、寫報告、寫程式,彷彿有了一個無所不知的聊天對象。但大家有沒有發現,目前的互動模式,基本上還是「一問一答」,我們下指令,AI 給回覆。無論它多麼聰明,它仍然是一個被動的資訊處理者。


現在,我們來聊一個讓整個科技圈都感到興奮的轉變:如果 AI 不再只是被動地「回答」問題,而是能主動地「完成」任務呢?這就是 AI 代理(AI Agents) 正在拉開的序幕,這不只是一個小升級,而是一場可能徹底改變我們與電腦互動方式的典範轉移。


前特斯拉 AI 總監 Andrej Karpathy 曾提出一個很棒的觀點,他將大型語言模型(LLM)比喻為一個新興作業系統的「大腦核心」,而 AI 代理,就是運行在這個大腦之上,能夠自主思考、規劃、並執行任務的「應用程式」。


ree

從「計算機」到「實習生」,AI 的角色進化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我們來做一個類比。


現在的 ChatGPT 或類似的 LLM,很像一台功能超強的「計算機」,你輸入一個複雜的問題(Prompt),它能迅速給你一個精準的答案(Response),它很厲害,但它不會自己去想接下來該做什麼。


而一個 AI 代理,則更像一個聰明且積極的「實習生」,你可以交辦給他一個相對模糊的目標,例如:「幫我規劃下週末去東京的兩人自由行,預算五萬塊,要包含機票、住宿,並且找三家米其林餐廳的資料。」


收到這個任務後,AI 代理不會只回你一堆文字建議,它會開始 自主行動


  1. 思考與規劃 (Thought & Plan):  它會在大腦(LLM)中把任務拆解成一系列步驟,例如:查詢台北到東京的航班 -> 根據預算篩選飯店 -> 搜尋米其林指南網站 -> 整理資訊並報告。

  2. 使用工具 (Tool Use):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它會像真人一樣,去「操作」其他的軟體。它會打開瀏覽器,訪問 Google Flights、Booking.com、Tabelog 等網站,輸入查詢、點擊按鈕、讀取結果。

  3. 執行與反覆運算 (Action & Iteration):  它會一步步執行計劃,如果某個步驟失敗(例如網站沒反應),它甚至會嘗試換個方法,直到完成最終目標。


簡單來說,我們正在從「跟 AI 對話」的時代,走向「授權 AI 辦事」的時代。AI 不再只是語言的生成者,而是行動的執行者。


投資者視角:軟體產業的「App Store」時刻再次降臨?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AI 代理的興起,可能意味著軟體產業的價值鏈正在重組,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機會與挑戰。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 iPhone 剛問世時的場景。蘋果提供了 iOS 這個強大的作業系統,但真正引爆整個生態系的,是成千上萬開發者在上面建立的 App,作業系統本身是基礎,但殺手級的「應用」才是使用者真正願意付費的對象。


現在,我們似乎正處於一個類似的歷史節點。


  • 新的作業系統: 以 OpenAI 的 GPT 系列、Google 的 Gemini、Anthropic 的 Claude 為首的大型語言模型,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底層作業系統」。

  • 新的應用程式: 而 AI 代理,就是建立在這些 OS 之上的「App」。


這帶來了幾個值得關注的投資新邏輯,過去,一家 SaaS(軟體即服務)公司的護城河可能是它的使用者介面多好用、功能多強大,但在 AI 代理的時代,新的護城河可能變成:


  1. 任務的可靠性 (Reliability): 一個能 99.9% 成功率幫你訂到機票的 AI 旅遊代理,遠比一個只能紙上談兵、偶爾出錯的代理更有價值。穩定性和可靠性,將成為新的競爭關鍵。

  2. 專有工具的整合能力 (Proprietary Tool Integration): 誰的 AI 代理能更好地與企業內部工具(如 Salesforce、SAP)或特定的專業軟體(如 Adobe、AutoCAD)協作,誰就能佔據垂直市場的領先地位。這不再只是語言理解能力的競賽,更是工具整合能力的競賽。

  3. 數據與工作流程的掌握: 成功的 AI 代理將會深度融入使用者的工作流程中,掌握獨特的數據。例如,一個 AI 財報分析代理,會比通用模型更懂得如何解讀一家公司的財報,因為它處理過成千上萬份類似的文件。


這表示未來的獨角獸公司,可能不再是開發出更聰明 LLM 的公司,而是那些利用現有 LLM,打造出不可或缺的「神級代理」的公司。


未來的挑戰:不只是技術,更是信任


當然,通往 AI 代理普及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 信任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們現在敢讓 AI 幫我們潤飾郵件,但我們敢直接授權它登入網路銀行,幫我們完成轉帳和投資嗎?我們敢讓一個 AI 代理完全接管公司的客戶關係管理系統,自動回覆客戶郵件嗎?


要讓 AI 從一個「助理」變成一個值得信賴的「代理人」,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如何確保它的行為可控、可預測?如何防止它被惡意指令操控?如何在賦予它極大自主權的同時,又建立有效的「剎車機制」?這些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安全、倫理和使用者體驗的綜合挑戰。


總結與反思


我們正站在一個令人興奮的起點,AI 的能力邊界,正在從「語言理解」擴展到「任務執行」,這場由 AI 代理引領的變革,其影響力可能不亞於個人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的誕生,它預示著一個未來:複雜的數位任務將不再需要我們親手操作,只需下達一個目標,AI 就能為我們代勞。


這也為我們留下一個深刻的思考題:當軟體的定義從「工具的集合」轉變為「能力的代理」時,我們現有的工作模式、商業邏輯,甚至是對「效率」的想像,將會被如何顛覆?而在這波浪潮中,你看好哪個領域會率先誕生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殺手級 AI 代理應用?

Subscribe to AmiNext Newsletter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kedIn
  • Facebook

© 2024 by AmiNext 金融與科技筆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