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你的網路習慣安全嗎?別讓壞習慣變成駭客的秘密通道!一起守護我們的數位生活

  • 作家相片: Sonya
    Sonya
  • 5月28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在現在這個數位時代,不管是跟朋友聊天、買東西、看影片,還是處理工作跟銀行大小事,通通都跟網路綁在一起。網路真的超方便,但也偷偷藏了一些風險。以前我們可能覺得駭客只會找大公司或政府的麻煩,但其實現在他們也常常盯上我們這些普通人,因為我們可能不太懂怎麼保護自己。


這篇文章就是要來聊聊,我們平常在用網路的時候,有哪些小習慣可能會不小心「開門揖盜」,讓駭客有機可乘。別擔心,我會用簡單的方式說明,還會提供一些好用的小撇步,讓我們一起把家裡的「數位大門」鎖好,不再讓資安只是聽起來很難的口號,而是我們每天都能做到的事!



一、小心!這些可能是駭客最愛鑽的「小漏洞」


很多時候,駭客能得手,不是因為他們技術真的多厲害,而是我們自己的一些小習慣,不小心幫了他們一把。先來看看有哪些常見的「小漏洞」:



1. 密碼設太簡單或到處都用同一組?母湯喔!


你是不是也習慣用生日、電話號碼,或者像「123456」、「password」這種超好猜的密碼?或者更糟的是,不管哪個網站、哪個APP,都用同一組密碼闖天下?這樣真的很危險!萬一其中一個帳號的密碼被知道了,駭客就可能拿這組密碼去試你其他的帳號,這招叫做「撞庫攻擊」,很容易就讓你所有帳號都跟著遭殃。想像一下,你家裡所有房間都用同一把鑰匙,小偷拿到一把就能暢行無阻了,是不是很可怕?



2. 裝熟魔人跟釣魚郵件,騙你上鉤!


你有沒有收過那種看起來很緊急的郵件或簡訊,說你中獎了、帳戶有問題,要你趕快點進去一個連結,或提供你的個人資料?這些很多都是「釣魚」詐騙!駭客會假裝成銀行、政府機關,甚至是你的朋友,用語氣很著急或聽起來很誘人的方式,就是要騙你點下惡意連結,或者傻傻地把帳號密碼交出去。這就像路邊有人裝熟跟你搭訕,結果是要騙你的錢一樣,要特別小心!



3. 軟體、系統不及時更新?等於防護罩破洞啦!


手機或電腦常常跳出「有新的更新可用」,你是不是都懶得理它?其實啊,這些更新很多時候不只是增加新功能,更重要的是修補已知的「安全漏洞」。如果都不更新,就等於你的數位防護罩破了好幾個洞,駭客當然就能輕鬆鑽進來。就像家裡的窗戶破了不修,小偷當然容易進來一樣道理。



4. 公共免費Wi-Fi香噴噴?小心有陷阱!


在咖啡廳、機場連免費Wi-Fi很方便對吧?但你知道嗎,這些公共Wi-Fi的安全性通常比較低,駭客可能就在同一個網路裡偷偷看著你傳了什麼資料,甚至攔截你的帳號密碼。如果你在這種網路下登入網路銀行或買東西,就有點像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大聲說出你的提款卡密碼一樣危險。



5. 網路足跡洩個資,隱私設定要做好!


我們在網路上按讚、打卡、發文,都會留下「數位足跡」。如果太常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個資,像是生日、住家地址、電話號碼,或者把社群網站的隱私設定開成「全部公開」,就等於把自己的資料攤在陽光下,駭客很容易就能收集到,然後用來做壞事。所以,記得檢查一下各個平台的隱私設定,不必要的資訊就別公開啦!



二、全民防駭動起來!這些招數學起來,數位生活更安心


知道風險在哪之後,接下來就是實際行動啦!別擔心,這些方法都不難,跟著做就能大大提升你的數位安全感:



1. 密碼管理要做好,帳號安全沒煩惱!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密碼!幫你的每個重要帳號都設定一組「獨一無二」而且「夠複雜」的密碼。什麼是複雜密碼?就是長度夠長,最好有英文大小寫、數字,再加上一些特殊符號。我知道這樣很難記,所以強烈建議你用「密碼管理工具」,它就像你的數位鑰匙圈,可以幫你產生超強密碼,還能安全地幫你記住所有密碼,你只要記住一組主密碼就好,是不是方便多了?



2. 多加一道鎖更保險!快用「多因素身份驗證」(MFA)


什麼是MFA?簡單說,就是在你輸入帳號密碼之後,系統會再要求你用另一種方式確認身份,像是手機收到的驗證碼,或是指紋、臉部辨識。這就像你家門除了鑰匙鎖,還多了一道鐵門或密碼鎖,安全性大大提升! 現在很多網路服務(像銀行、Email、社群網站)都有這個功能,趕快去把它打開吧!



3. 練成火眼金睛,識破釣魚SAY NO!


收到任何可疑的郵件或訊息,先別急著點!養成好習慣,先檢查寄件人是不是真的,看看連結的網址有沒有怪怪的。 如果內容是要你提供個資,或是語氣很緊急催你做什麼,通常都有問題。記住,「不點擊、不下載、不回覆」 可疑訊息,是保護自己的基本功。有任何懷疑,就直接透過官方管道查證,不要透過訊息裡的連結。



4. 軟體系統勤更新,漏洞補起來!


這個真的很重要,但也很容易被忽略。記得把你的手機、電腦作業系統,還有常用的APP都設定成「自動更新」。如果有些不能自動更新,也要養成定期檢查的好習慣。這樣才能確保已知的安全漏洞都被補起來,駭客就比較難找到攻擊你的機會。



5. 上網環境要注意,公共網路別亂連!


在外面用公共Wi-Fi的時候,盡量避免登入網路銀行、線上購物,或者處理任何敏感的個人資料。如果非用不可,可以考慮用VPN(虛擬私人網路),它能幫你的網路連線加密,多一層保護。回到家裡,也要確認一下你家的Wi-Fi分享器密碼夠不夠強,韌體有沒有更新到最新版。



6. 數位足跡不亂留,隱私設定要管好!


定期檢查一下你的Facebook、IG這些社群平台的隱私設定,不必要的個人資訊就不要公開了。分享生活點滴也要注意,別把家裡地址、上班地點、小孩學校這些敏感資訊全都露。用瀏覽器的時候,也可以多利用「無痕模式」或隱私保護功能,減少被追蹤的機會。



7. 重要資料要備份,天有不測風雲也不怕!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電腦中了勒索病毒,所有檔案都被鎖起來要你付錢才解鎖,或者硬碟突然壞掉,裡面的照片、文件全都沒了,是不是很崩潰?所以,平常就要養成備份重要資料的好習慣! 專家建議「3-2-1備份原則」:至少準備「三份」備份,存在「兩種」不同的地方(例如一顆外接硬碟、一個雲端空間),其中「一份」要放在跟電腦不同地點的地方。



三、你的習慣安全嗎?一張表讓你秒懂!


為了讓你更清楚哪些習慣可能帶來風險,哪些做法比較安全,我們整理了下面這個表格,一看就懂:

你是不是常常這樣做? (不良習慣)

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潛在風險)

這樣做比較好喔! (建議措施)

所有帳號都用同一組或很像的密碼

一個帳號被盜,其他帳號也跟著完蛋(撞庫攻擊)

每個重要帳號都用不同而且夠強的密碼,可以搭配密碼管理工具幫忙記

收到怪怪的郵件或訊息,裡面的連結想都沒想就點下去

可能連到假的釣魚網站,或下載到病毒

先確認寄件人是誰,滑鼠移到連結上先看一下網址,可疑就別點

手機電腦跳出更新通知都懶得理

系統或APP有漏洞沒補,駭客很容易就能鑽進來

開啟自動更新,或者定期自己檢查一下有沒有要更新的

在外面用免費Wi-Fi登入網路銀行、買東西

帳號密碼或信用卡資料可能被偷看或攔截

盡量避免,如果非用不可,考慮用VPN保護一下

在臉書、IG上把自己的生日、住家地址都公開

個資外洩,可能被壞人拿去做壞事,或被變態盯上

檢查調整隱私設定,不必要的個資就不要公開啦

喜歡下載一些來路不明的免費軟體或盜版影片

裡面可能藏了病毒、木馬程式,或讓你電腦被綁架的程式

只從官方網站或可信任的APP商店下載東西



四、資安這條路,挑戰一直來,我們也要一直學!


駭客的招數每天都在變新,所以保護自己這件事,就像一場不會結束的戰鬥。未來我們可能還會遇到更多新的挑戰,像是:


  • AI來搗蛋:  以後的釣魚郵件或詐騙訊息,可能會用AI寫得更像真的,甚至還能做出很逼真的假影片、假聲音(Deepfake),讓你更難分辨。

  • 家裡什麼都能上網(物聯網IoT):  智慧冰箱、智慧電視、智慧手錶這些東西如果沒設好,也可能變成駭客入侵你家的新通道。

  • 你用的軟體或服務出包:  有時候駭客會攻擊你常逛的網站或用的APP公司,這樣你的資料也可能跟著外洩。


面對這些,我們只能隨時保持警覺,多看看新的資安消息,把保護自己的好習慣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



保護自己,從你我做起,一起打造安心的數位生活!


提升自己的網路安全,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需要我們一直努力,時時注意。就像我們會幫家裡門窗上鎖,注意周遭有沒有可疑的人一樣,我們在網路世界裡也要這麼小心。

檢查一下自己的上網習慣,把可能的小漏洞補起來,不只可以保護自己不被駭客找麻煩,也能讓整個網路環境更安全一點。記住,這場「全民防駭大作戰」,你我都是第一線最重要的守護者!

Subscribe to AmiNext Newsletter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kedIn
  • Facebook

© 2024 by AmiNext 金融與科技筆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