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解密冠軍交易者:馬克.米奈爾維尼的 SEPA 成長股投資法

  • 作家相片: Amiee
    Amiee
  • 4天前
  • 讀畢需時 8 分鐘

市場上尋找下一支能帶來數倍回報的「超級強勢股」是許多投資者的夢想,但真正能穩定實現此目標的人卻寥寥無幾。美國投資冠軍馬克.米奈爾維尼(Mark Minervini)正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憑藉其獨特的 SEPA®(Specific Entry Point Analysis,特定進場點分析)策略,在真實交易中取得了驚人的長期回報。這套方法不僅助他贏得美國投資大賽,更啟發了無數追求卓越績效的交易者。


這篇文章將深入剖析米奈爾維尼的投資哲學與 SEPA 策略的核心要素,從篩選股票的基礎條件到精準捕捉進場時機的圖表模式,提供一套系統性的思考框架。無論您是剛接觸成長股投資的新手,或是尋求精進策略的資深交易者,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啟示。我們將一同探索,如何不僅僅是找到好公司,更要在正確的時機介入,以期獲得超額報酬。



誰是馬克.米奈爾維尼?為何學習他的方法?


馬克.米奈爾維尼是一位擁有超過 30 年經驗的資深交易員,以其驚人的交易績效聞名。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在 1997 年的美國投資大賽中,以高達 155% 的年回報率奪冠,而這僅是他多年優異表現的一部分縮影。他後續更將五年內的平均年化報酬率提升至 220%,實現了超過 33,500% 的總回報。


米奈爾維尼並非依賴內線消息或複雜的量化模型,而是建立了一套可複製、以趨勢、基本面、圖表模式與風險管理為支柱的系統化方法 – SEPA®。學習他的方法,重點在於理解:


  • 紀律性: 嚴格遵守自己設定的買賣規則,克服情緒干擾。

  • 專注力: 集中火力在符合特定條件的潛力股上,而非分散投資。

  • 風險控管: 將保護資本視為最高優先,嚴格執行停損。

  • 持續學習: 不斷從成功與失敗的交易中學習,優化策略。


他的成功證明,透過正確的方法和嚴格的紀律,散戶投資者也有機會在市場中取得非凡成就。



SEPA 策略核心:不只買好公司,更要買在對的時機


SEPA 策略的精髓在於,它認為股價的巨大漲幅往往發生在特定的「階段二」上升趨勢中,並且在股價發動前,通常會出現可識別的圖表模式。因此,目標不僅是找到基本面優秀的公司,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公司股價即將從整理區突破、展開新一輪漲勢的「特定進場點」買入。

這個策略結合了技術分析(判斷趨勢、時機、風險)與基本面分析(評估公司品質、成長潛力),認為兩者相輔相成。只看基本面可能買得太早、承受過多盤整;只看技術面則可能買到缺乏實質支撐的股票。SEPA 力求在兩者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關鍵第一步:趨勢模板 (Trend Template) - 篩選強勢股的基礎


在尋找具體的進場點之前,米奈爾維尼首先使用「趨勢模板」來篩選出已經處於強勁上升趨勢的股票。這組條件像是一個濾網,排除了那些趨勢不明或處於下降通道的弱勢股,確保只關注最有潛力的候選者。趨勢模板的主要條件包括(具體參數可能隨市場調整,但核心原則不變):


  • 股價高於關鍵移動平均線: 目前股價高於 150 日移動平均線(約 30 週線)和 200 日移動平均線(約 40 週線)。這表明股票處於中長期上升趨勢。

  • 移動平均線排列正確: 150 日移動平均線高於 200 日移動平均線。確認上升趨勢的強度。

  • 短期均線領先: 50 日移動平均線(約 10 週線)高於 150 日和 200 日移動平均線。顯示短期動能強勁。

  • 股價遠離低點: 目前股價至少比 52 週低點高出 30%。避免買入剛從谷底反彈、趨勢尚未穩固的股票。

  • 股價接近高點: 目前股價距離 52 週高點不超過 25%(越近越好)。表明股票維持強勢,未出現大幅回檔。

  • 相對強度評級 (RS Rating): 通常要求股票的相對強度評級(衡量其相對於市場整體或其他股票的表現)在 70 或 80 以上(越高越好)。代表其表現優於市場上大多數股票。


只有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股票,才會被納入進一步觀察 VCP 型態的候選名單。



圖表會說話:發掘進場點的利器 - VCP 型態 (Volatility Contraction Pattern)


通過趨勢模板篩選後,下一步是尋找米奈爾維尼最著名的價格模式之一:「波動性收縮型態」(Volatility Contraction Pattern, VCP)。VCP 的核心概念是,在股價發動一波大漲勢之前,其價格波動幅度往往會經歷數次的收縮,同時伴隨著成交量的萎縮。


想像一下彈簧被壓縮的過程,VCP 就如同股價在上漲前的能量積蓄階段:

  • 波動收窄: 股價從左到右,會經歷數次(通常 2-6 次)從高點回檔修正的過程,每一次修正的深度(價格波動幅度)都比前一次來得小。例如,第一次修正可能下跌 25%,第二次收窄到 15%,第三次再收窄到 8%。

  • 成交量萎縮: 在價格波動收縮的同時,成交量通常也會顯著減少,尤其是在價格整理的低點附近。這暗示著賣壓逐漸減輕,籌碼被穩定持有者鎖定。

  • 樞軸點 (Pivot Point): 在 VCP 型態的末端,會形成一個價格波動極度壓縮的區域,通常伴隨著極低的成交量。這個區域的最高點加上一些緩衝(例如 0.1 美元),就是所謂的「樞軸點」或「觸發點」。

  • 帶量突破: 當股價以顯著增加的成交量(通常是平均成交量的 40%-50% 以上)向上突破這個樞軸點時,就是 SEPA 策略認定的高勝算「特定進場點」。


VCP 型態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提供了一個風險相對較低的進場機會。因為價格波動已經收縮到極致,一旦買入,可以將停損點設在樞軸點下方不遠處,有效控制潛在虧損。



SEPA 策略要素總覽


為了更清晰地理解 SEPA 策略的組成,下表總結了其關鍵要素:

要素 (Element)

描述 (Description)

重要性 (Importance)

趨勢模板 (Trend Template)

一套客觀的技術指標篩選標準,用於識別處於強勢上升趨勢(階段二)的股票。

過濾掉弱勢股,確保只關注領漲股,提高選股效率。

基本面分析 (Fundamentals)

評估公司的盈利增長、銷售增長、利潤率、產業地位、創新能力等。

確保股價上漲有堅實的基本面支撐,增加持股信心與長期潛力。

催化劑 (Catalyst)

尋找可能觸發股價大幅上漲的事件或因素,如新產品、重大利潤增長、產業變革、管理層變動等。

解釋為何股票「現在」值得關注,可能成為股價加速的導火線。

VCP 型態 (VCP Pattern)

股價在上升趨勢中的整理模式,特徵是波動幅度逐步收縮、成交量萎縮,最後形成樞軸點。

提供一個風險可控、高勝算的精確進場時機。

進場點 (Entry Point)

通常設定在 VCP 型態的樞軸點被帶量突破時。

精確捕捉股價從整理轉為發動的瞬間,優化風險報酬比。

風險管理 (Risk Management)

嚴格設定停損點(通常是進場價下方 7-8% 或根據 VCP 型態設定),並管理倉位大小。

保護資本,避免單筆交易所造成的巨大虧損,是長期成功的關鍵。

出場策略 (Exit Strategy)

當股票出現警示訊號(如跌破關鍵均線、出現大量賣出信號)或達到預設的獲利目標時賣出。

實現利潤,並在趨勢反轉時及時離場。



不只看線圖:基本面與催化劑的角色


雖然 VCP 型態等技術分析是 SEPA 策略的核心,但米奈爾維尼同樣強調基本面的重要性。他尋找的是那些具有強勁盈利增長、領先市場地位、創新產品或服務的公司。強勁的基本面是支撐股價持續上漲的燃料。


此外,「催化劑」也是關鍵因素。一個潛在的催化劑,例如即將發布的超預期財報、新產品獲得市場巨大成功、產業政策利多等,可以解釋為何一支股票值得現在買入,而不僅僅是因為圖表好看。基本面和催化劑提供了股價為何應該上漲的「理由」,而技術分析則提供了「何時」是最佳介入時機的信號。



風險管理:冠軍交易者的護城河


米奈爾維尼極度重視風險管理,他一再強調「防守贏得冠軍」。對於 SEPA 策略而言,風險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嚴格停損: 絕不讓任何一筆虧損超過預設的停損幅度(通常是 7-8%)。這確保了即使判斷錯誤,損失也是有限的、可控的。他認為,保護資本是交易的首要任務。

  • 金字塔式加碼: 只在獲利的倉位上加碼,絕不在虧損的倉位上攤平。

  • 適當的倉位大小: 根據帳戶總值和單筆交易的風險(停損幅度)來決定買入多少股數,確保單筆虧損對總體資金影響不大。

  • 快速止損: 一旦股價觸及停損點,毫不猶豫地執行賣出,避免小虧損演變成大災難。


這種對風險的敬畏和嚴格的紀律,正是許多交易者難以複製米奈爾維尼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



應用 SEPA 策略的挑戰與心法


學習 SEPA 策略相對容易,但成功應用則充滿挑戰:


  • 耐心等待: 市場不會每天都提供符合 VCP 型態的完美進場機會。交易者需要耐心等待,避免在訊號不明確時強行交易。

  • 克服情緒: 在股價波動時保持冷靜,堅持執行停損和出場規則,不被恐懼或貪婪左右。

  • 持續學習與調整: 市場環境不斷變化,需要持續觀察、總結經驗,並微調策略細節。

  • 專注於執行: 最重要的是將策略付諸實踐,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學習。反覆練習識別型態、設定進出場點、管理風險。


米奈爾維尼的心法強調專注於 A+ 等級的交易機會,保持高度的選擇性,並且理解虧損是交易的一部分,關鍵在於控制虧損的幅度,讓獲利能夠遠大於虧損。



不同市場環境下的策略調整考量


SEPA 策略主要設計用於捕捉上升趨勢中的強勢股,但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應用時也需要一定的靈活性和調整。

市場環境 (Market Condition)

策略重點調整 (Focus Adjustment)

風險姿態 (Risk Posture)

多頭市場 (Bull Market)

積極尋找並參與符合 SEPA 條件的領漲股,可以適度放大倉位,讓利潤奔跑。

相對積極 (Relatively Aggressive)

空頭市場 (Bear Market)

大幅降低倉位或保持現金。主要目標是保護資本。可能僅交易極少數逆勢走強的股票,或完全空手觀望。停損點可能需要設得更緊。

極度保守 (Very Conservative)

盤整市場 (Sideways Market)

更加挑剔,只選擇最強勢的 VCP 型態。降低獲利預期,可能需要更快速地獲利了結。倉位規模通常較小。

謹慎保守 (Cautious/Conservative)

理解市場的整體趨勢(熊市、牛市、盤整市),並相應調整自己的交易頻率、倉位大小和風險承受度,是成功應用任何交易策略的關鍵。



結論:SEPA 策略的啟示與實踐


馬克.米奈爾維尼的 SEPA 策略提供了一套結合技術分析、基本面和嚴格風險管理的系統化方法,用於發掘和交易超級強勢股。其核心在於透過「趨勢模板」篩選出處於上升趨勢的領漲股,再利用「VCP 型態」精準捕捉風險可控的進場時機,並始終將風險管理放在首位。

學習 SEPA 策略,不僅是學習一套具體的選股和交易規則,更是學習一種紀律、耐心和專注的交易哲學。它提醒我們,成功的交易並非來自於預測市場,而是來自於遵循一套經過驗證、具有正期望值的系統,並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反覆執行。


無論您是何種類型的投資者,理解 SEPA 策略背後的邏輯——關注趨勢、尋找特定模式、重視基本面支撐、嚴控風險——都將對您的投資決策過程帶來啟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嘗試運用 SEPA 的原則去觀察市場、分析圖表,並在模擬或小額實盤中練習,逐步將這些知識轉化為自己的交易能力。

Subscribe to AmiNext Newsletter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kedIn
  • Facebook

© 2024 by AmiNext 金融與科技筆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