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別再找飆股了!指數基金教父約翰・柏格的「懶人致富」哲學

  • 作家相片: Sonya
    Sonya
  • 10月3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選股選到心累?每天看盤殺進殺出,一整年下來,績效卻還是輸給 0050?你是否曾懷疑,身為一個資訊、資源都有限的普通人,我們真的能在這場「選股遊戲」中戰勝華爾街的專業機構嗎?


約翰・柏格用他的一生大聲地告訴我們:「不用!而且你也不該這麼做。」


在柏格創立 Vanguard 之前,投資是有錢人的專利,充斥著收取高昂費用的主動型基金,這些基金經理人號稱能挑出飆股、戰勝市場,但數據顯示,長期下來,他們中十之八九都輸給了市場平均水平。


柏格的革命性創舉,是基於一個「常識性」的簡單觀察:既然多數專家都贏不了市場,那何不乾脆放棄選股,直接買下「整個市場」呢?這個看似簡單的想法,催生了全世界第一檔指數型基金,徹底改變了現代人的理財方式。


ree

觀念一:別在草堆裡找針,直接買下整個草堆


這是柏格最著名、也最核心的比喻。


想像一下,整個股票市場是一個巨大的乾草堆,而那些未來能成長百倍的超級飆股(如早期的台積電或蘋果),就是藏在草堆裡的一根根繡花針。


主動選股的投資者,就是在這個草堆裡辛苦地尋找那幾根針,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專業,還需要一點運氣,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你很可能在找到針之前,就被草堆裡的各種陷阱扎得滿身是傷。


柏格的解決方案是:「何必這麼費力?直接買下整個草堆不就好了!」


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或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做的就是這件事,例如,當你買進一檔追蹤台灣 50 指數的 ETF (如 0050),你就一次性地成為了台灣市值最大的 50 家公司的股東,你不用去猜聯發科和台積電誰的潛力更大,因為你兩者都擁有,你是在投資台灣整體經濟的長期增長,而不是賭單一公司的成敗。


觀念二:成本是摧毀複利的暴君,越低越好


這是柏格思想中最硬核、最不容辯駁的數學真理,他常說:「在投資中,你得到你『不付出的』。」(You get what you don't pay for.)


在複利的世界裡,即使是微小的費用,經過長年累月的累積,也會對你的最終回報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假設有兩檔基金,長期年化報酬率都是 8%:


  • 主動型基金 A: 每年收取 1.5% 的管理費。你的淨報酬率是 6.5%。

  • 指數型基金 B: 每年只收取 0.1% 的管理費。你的淨報酬率是 7.9%。


30 年後,100 萬的本金在 A 基金中會成長為約 661 萬;但在 B 基金中,卻會成長為約 990 萬,僅僅 1.4% 的費用差異,就吞噬了你超過 300 萬的潛在獲利。


柏格的革命,就是一場「成本革命」。他創立的 Vanguard 以近乎成本價的方式運營,迫使整個產業調降費用,為投資人省下了數萬億美元,在選擇投資標的時,管理費(Expense Ratio)是你最需要關注的數字之一。


觀念三:均值回歸:今天的超級巨星,很可能是明天的流星


人類天生喜歡追逐贏家。我們看到去年績效排名第一的基金,就忍不住想申購;看到社群上最熱門的 ETF,就害怕錯過。


柏格用大量的數據提醒我們,這是一個致命的陷阱,因為「均值回歸」(Reversion to the Mean)是金融市場中顛撲不破的鐵律,意思是,短期的極端表現(無論是極好或極壞),最終都傾向於回歸到長期的平均水平。


去年表現最好的基金經理人,很可能只是運氣好,或是他的投資風格恰好順應了當時的市場潮流,當潮流改變,他就可能變成表現最差的那個。追逐過去的績效,就像開車時只看著後照鏡,是非常危險的,指數化投資讓你擺脫這種追高的誘惑,始終保持在市場的平均水平上——而這,已經足以打敗絕大多數的專家。


觀念四:堅持到底,不要做任何事 (Stay the Course)


這是柏格哲學中最簡單,也最困難的部分。


當你建立了一個由低成本、廣泛分散的指數基金組成的投資組合後,你通往成功的秘訣只剩下四個字:「堅持到底」。


  • 當市場崩盤時,堅持到底。  不要因為恐懼而賣出,反而應該按照你「定期定額」的計畫繼續買入,累積更多便宜的資產。

  • 當市場狂熱時,堅持到底。  不要因為貪婪而重壓你根本不了解的熱門股。

  • 當新聞頭條危言聳聽時,堅持到底。  關掉財經新聞,去做點別的事。


柏格認為,投資者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市場,而是鏡子裡的自己,我們的情緒、衝動和頻繁交易的慾望,才是侵蝕我們財富的元兇。


結論:一場龜兔賽跑的必勝劇本


約翰・柏格的智慧,是一份獻給所有普通人的投資解放宣言,他讓我們明白,投資致富不需要成為天才,甚至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它需要的是承認自己的不足,並相信市場長期的力量,

這是一場「龜兔賽跑」,那些試圖選股、擇時進出的「兔子」,或許能在短期內領先,但他們多數會因為犯錯、高昂的成本和情緒的影響而半途而廢;而柏格交給我們的,是成為那隻「烏龜」的必勝劇本:用最低的成本,穩步前行,堅持到底,最終優雅地抵達財富的終點。

Subscribe to AmiNext Newsletter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kedIn
  • Facebook

© 2024 by AmiNext 金融與科技筆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