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別再當「韭菜」了!巴菲特與蒙格給投資新手的四堂終身受用課

  • 作家相片: Sonya
    Sonya
  • 9月3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你是否也曾這樣?每天盯著手機裡的紅紅綠綠,心情跟著股價上沖下洗。聽朋友報了一支「明牌」,腦波一弱就跟著衝進場,結果被套在最高點。看著社群上人人都在曬 ETF 的對帳單,FOMO(錯失恐懼症)的焦慮感讓你忍不住追高。


如果你對這些情境心有戚戚焉,那麼你可能也正體驗著許多投資新手共同的痛——我們總想找到快速致富的捷徑,卻往往成了市場中被反覆收割的「韭菜」。


然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有兩位年過九旬的老先生——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與他已故的摯友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他們用一生的時間證明了,投資致富的道路,恰恰與我們想像的完全相反。它不追求刺激,甚至有些枯燥,但卻是通往財富自由最穩健的道路。

今天,讓我們放下複雜的技術線圖與市場噪音,學習這兩位傳奇大師的四個核心智慧。這套心法不僅能幫你擺脫焦慮,更能讓你建立一套可以受用終身的投資哲學。


第一課:買一間公司,而不是一張股票

(Business Ownership)


對許多人來說,買股票就像買彩券,只關心螢幕上那個不斷跳動的數字。今天買進,期待明天就漲停賣出。


但巴菲特與蒙格告訴我們,這一切都錯了。你買的不是一張會漲會跌的紙,而是「一間公司的一小部分所有權」。


想像一下,你不是在買「2330」這個代碼,而是在投資成為台積電這家全球晶片巨擘的股東。當你用這個「企業主心態」去思考時,你的問題會立刻改變:


  • 交易者思維:「這支股票明天會漲嗎?」「現在進場會不會太晚?」

  • 企業主思維:「這家公司未來 10 年、20 年還能繼續賺錢嗎?」「它的產品或服務,是世界需要的嗎?」「經營團隊值得信賴嗎?」


當你開始像個老闆一樣思考,你就不會因為市場先生(Mr. Market)今天心情不好、給你一個難看的股價就輕易賣出。你會專注於公司的長期價值,而不是短期的價格波動。這正是擺脫追高殺低宿命的第一步。


第二課:尋找寬闊的「經濟護城河」 (Economic Moats)


在古代,護城河是保護城堡不受敵人攻擊的屏障。在商業世界裡,巴菲特與蒙格借用這個概念,來形容一家公司抵禦競爭對手的持久優勢。


一家擁有寬闊護城河的公司,才能在漫長的歲月裡,穩定地為股東創造價值。護城河有許多形式:


  • 品牌護城河: 就像可口可樂,即使隔壁的汽水便宜一半,你可能還是會選擇那個熟悉的紅色罐子。它的品牌就是一條強大的護城河。

  • 網絡效應護城河: 在台灣,LINE 幾乎是人人必備的通訊軟體。即使有新的 App 出現,但因為你所有的朋友都在上面,你很難離開。這就是網絡的力量。

  • 轉換成本護城河: 許多公司的內部系統都使用微軟的 Windows 或 Office。即使想換成別的系統,考量到員工重新學習的巨大成本,多數公司都會打退堂鼓。

  • 成本優勢護城河: 例如好市多(Costco),憑藉其巨大的採購量,能以極低的價格提供商品,讓小型零售商難以競爭。


投資,就是去尋找那些護城河又深又寬、甚至還在不斷加寬的公司。當你找到這樣的企業,時間就會成為你最好的朋友。


第三課:堅持「安全邊際」的原則 (Margin of Safety)


「安全邊際」是價值投資的基石,概念卻異常簡單:用五毛的價格,去買一塊錢價值的東西。

換句話說,在你評估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後(例如,你認為它值 100 元),你只在價格遠低於這個價值時才買入(例如,當股價跌到 60 元時)。這中間的 40 元,就是你的「安全邊際」。


這個緩衝區至關重要,因為它能保護你免於犯錯。人非聖賢,我們對一家公司的價值評估,可能過於樂觀;或者,公司未來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倒楣事。安全邊際就像是汽車的安全氣囊,在你判斷失誤或意外發生時,提供一層重要的保護。


這個原則能讓你自然而然地「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當市場因為壞消息而恐慌性拋售,績優股的股價被錯殺時,正是安全邊際出現的絕佳時機。它強迫你保持紀律,遠離那些被市場炒作到天價的熱門股。


第四課:成功與否,九成取決於「性格與耐心」

(Temperament and Patience)


巴菲特曾說:「投資並不需要極高的智商,但你需要穩定的性格。」


這或許是所有原則中最反直覺,卻也最重要的一點。你可能分析了公司、找到了護城河、也等到了安全邊際,但如果沒有正確的投資性格,一切都將功虧一簣。


什麼是投資該有的性格?


  • 極度的耐心: 當你買入一家好公司後,你需要做的,常常是「什麼都不做」。你需要耐心等待公司的價值慢慢發酵,而不是每天殺進殺出,貢獻手續費。

  • 不受他人影響的獨立思考能力: 市場永遠充滿了噪音。今天有人說 AI 是未來,明天又有人喊電動車泡沫化。你需要的是基於自己的研究做出判斷,而不是隨波逐流。

  • 坦然面對波動的平常心: 即使是最好的公司,股價也可能在一年內下跌 50%。成功的投資者明白,價格的短期波動是市場的常態,只要公司的長期價值不變,這就不是真正的虧損。


蒙格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多數人無法在投資上成功,不是因為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不夠有耐心」。


成為聰明的投資者,而不是市場的賭徒


巴菲特與蒙格的智慧,並不是什麼神秘的煉金術。它是一套基於常識、紀律與耐心的哲學。歸根究底,他們在做的,就是遠離賭場,成為企業的經營夥伴。


下次當你再次感到焦慮、想跟單一支飆股時,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


  1. 我真的了解我買的是什麼樣的生意嗎?

  2. 它有什麼別人無法輕易複製的優勢嗎?

  3. 現在的價格,是否便宜到足以保護我免於犯錯?

  4. 我是否有足夠的耐心,能持有它度過市場的紛擾?


當你能清晰地回答這些問題時,恭喜你,你已經走上了那條通往真正財富自由的康莊大道。

Subscribe to AmiNext Newsletter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kedIn
  • Facebook

© 2024 by AmiNext 金融與科技筆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