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科技速解】頻寬翻倍的巨獸:PCIe 7.0 標準正式登場,AI 伺服器為何需要「TB 級」資料傳輸?

  • 作家相片: Sonya
    Sonya
  • 10月3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秒懂重點:為什麼你現在非懂不可?


正如您所預期的,國際標準組織 PCI-SIG 已於 2025 年稍早正式發布了 PCIe 7.0 的 1.0 完整版規範,為下一個世代的資料傳輸技術定下了最終標準。這項升級的核心只有一個目標:再次將頻寬翻倍,以應對 AI 和高效能運算 (HPC) 帶來的無盡數據洪流。


PCIe 7.0 的速度快得驚人,其單一通道 (x1) 速度高達 32 GB/s,這意味著顯示卡常用的 x16 通道,雙向頻寬理論值高達 1 TB/s。這是什麼概念?它相當於每秒鐘傳輸約 200 部高畫質電影


為何我們需要如此瘋狂的速度?因為在 AI 資料中心裡,頂級的 GPU 加速器、次世代的 1.6T 網路卡、以及 CXL 記憶體擴展設備,都像嗷嗷待哺的巨獸,它們之間交換資料的「塞車延遲」,已成為限制整體算力發揮的最大瓶頸。PCIe 作為連接這一切的「主動脈」,其頻寬必須領先一步。PCIe 7.0 的定案,意味著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從 IP 設計、晶片製造到測試驗證,都將圍繞這個新標準展開一場全新的軍備競賽。


ree

技術白話文:原理解析與核心突破


過去的瓶頸:為何 PCIe 6.0 也不夠用了?


PCIe 6.0 在幾年前將頻寬翻倍,似乎已經非常快。但 AI 模型規模的增長速度,遠超我們的想像。


  • 比喻:我們可以把 AI 伺服器想像成一座超級工廠。CPU 是總指揮,大量的 GPU 加速器是埋頭苦幹的「核心車間」,而網路卡則是連接外界的「貨運港口」。PCIe 就是連接這一切的「廠區內部高速公路」。

  • 瓶頸:隨著 GPU 車間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例如 NVIDIA 的 B 系列或次世代 GPU),以及港口吞吐量升級到 800G 甚至 1.6T 乙太網路,廠區內部的這條 PCIe 6.0 高速公路,即使已經很寬,也開始出現「交通壅塞」。尤其是當多個 GPU 車間需要頻繁交換半成品(模型權重)時,公路的堵塞會直接導致昂貴的車間停工,等待物料送達。


為了讓整座工廠的效率最大化,我們必須建造一條更寬、更快的廠區公路。這就是 PCIe 7.0 的使命。


它是如何運作的?更快的車速,更嚴苛的路況


PCIe 7.0 延續了 6.0 世代的兩大核心技術,並將其推向極致:


  1. PAM4 信號調變

    • 比喻:傳統的 NRZ 信號,像是每輛卡車只能載 1 個貨箱(代表 0 或 1)。而 PAM4 技術,則是讓每輛卡車能堆疊 4 種不同高度的貨箱,一次就能載 2 個貨箱的資訊量(代表 00, 01, 10, 11)。這讓「貨運密度」直接翻倍。

  2. FLIT 模式與前向錯誤更正 (FEC)

    • 比喻:由於 PAM4 的貨箱堆疊得很高,在高速行駛中容易出錯(數據誤判)。為此,系統會將貨物打包成標準尺寸的「封包」(FLIT),並加入了「隨車糾錯員」(FEC)。即使運輸途中有小的錯誤,糾錯員也能即時修正,確保了傳輸的準確性,避免了因出錯而需要整車重送的延遲。


那麼,7.0 的突破在哪?如果說 6.0 是發明了能載 2 個貨箱的卡車,那麼 7.0 就是在同樣的卡車基礎上,將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直接翻了一倍,從 64 GT/s 提升至 128 GT/s。更高的車速,意味著對「路面品質」(PCB 電路板的銅箔)和「交通規則」(信號完整性)的要求,變得空前嚴苛。


為什麼這是革命性的?


  • 滿足次世代 AI 算力需求:它為 2027 年之後的頂級 GPU 和 AI 加速器提供了必要的數據「糧草通道」,確保它們不會因為數據飢餓而閒置。

  • 賦能 1.6T 世代網路:下一代資料中心的網路速度將從 800G 邁向 1.6T (1600G),這需要一條能夠匹配其速度的內部匯流排,PCIe 7.0 正是為此而生。

  • 鞏固伺服器分解式架構:它為 CXL 3.0 及未來標準提供了更寬廣的底層通道,讓 CPU 能以更高效率去連接遠端的記憶體池 (Memory Pooling) 或加速器,是實現高效能分解式架構的關鍵。


產業影響與最新發展


隨著 PCIe 7.0 1.0 規範的正式發布,整個產業的重心已從「標準制定」轉向「生態系備戰與實作」。


誰是主要玩家?


  1. IP/EDA 供應商 (軍火設計師)Synopsys (新思科技) 和 Cadence (益華電腦) 已在第一時間推出了經過最終規範驗證的 PCIe 7.0 控制器和 PHY 的矽智財 (IP)。晶片設計公司現在可以直接購買這些「設計藍圖」,來開發自己的晶片,這大大縮短了產品上市時間。

  2. 晶片設計巨頭 (軍火製造商)NVIDIA、AMD、Intel 和 Broadcom 等公司,均已公開表示他們下一代或下下代(預計 2027-2028 年)的 GPU、CPU 和網路晶片,都將原生支援 PCIe 7.0。目前,這些公司的研發團隊正處於將 IP 整合進其晶片設計的關鍵階段。

  3. 測試與量測廠商 (靶場與裁判)是德科技 (Keysight)、太克 (Tektronix) 等公司,正積極展示其最新的高頻寬示波器和分析儀,這些設備是驗證 PCIe 7.0 晶片能否在 128 GT/s 的超高速下穩定運作的唯一裁判。

  4. 材料與連接器廠商 (道路建材商):信號速度翻倍後,傳統的 PCB 板材 (如 FR-4) 已不敷使用。台光電、聯茂等 PCB 基板廠,以及 Samtec、Amphenol 等連接器製造商,正競相開發能夠應對更高頻率、更低損耗的新材料與連接器,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


技術的普及時程與挑戰


  • 時程:根據過往經驗,從正式規範發布到首批商業化產品上市,大約需要 2-3 年時間。我們可以預期,第一批搭載 PCIe 7.0 的產品(很可能是頂級伺服器和網路交換器)將在 2027 年底至 2028 年問世。

  • 挑戰:信號完整性 (Signal Integrity):這是 PCIe 7.0 最大的物理挑戰。在 128 GT/s 的速度下,電信號在 PCB 銅箔上傳輸僅僅數公分,就會出現嚴重的衰減和失真。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業界必須採用更昂貴的低損耗板材,並在信號路徑上大量使用「Retimer (訊號中繼晶片)」來增強和重塑信號。這將顯著增加主機板的設計複雜度和成本。


潛在的風險與替代方案


  • 風險成本。為了實現 PCIe 7.0 的穩定傳輸,主機板和周邊元件的成本將大幅上升。這可能會限制其在初期僅應用於最頂級、對成本不敏感的高效能運算領域。

  • 替代方案:對於機櫃內、跨機櫃的長距離連接,PCIe 7.0 的銅線傳輸方案可能已接近極限。產業的共識是,光學傳輸 (Optical Interconnects) 將是必然的下一步。技術如「共同封裝光學」(CPO),直接將光纖收發器與晶片封裝在一起,將是解決更長距離、更高頻寬傳輸的終極方案。PCIe 7.0 很可能是銅線作為晶片間主要高速互連介質的最後一個輝煌世代。


未來展望與投資視角 (結論)


PCIe 技術的演進,是半導體產業中最穩健、最可預測的「升級剛需」之一。AI 對頻寬的渴求永無止境,這確保了 PCIe 標準的每一次迭代,都能為整個生態系帶來明確的成長動能。


對於投資人而言,PCIe 7.0 的賽局提供了清晰的觀察指標:


  • 最先受惠的「賣鏟人」:在新晶片問世之前,IP/EDA 供應商測試量測廠商以及Retimer 晶片設計公司,是第一批將技術轉化為營收的公司,值得密切關注。

  • 材料升級的隱形冠軍:高速傳輸的需求,將帶動 PCB 基板材料連接器的規格升級,相關領域的技術領導者將迎來一波新的成長週期。


PCIe 7.0 的標準化,為 2027 年之後的 AI 硬體世界打下了地基。雖然終端產品尚需時日,但圍繞著這個「TB 級」傳輸速度的技術軍備競賽,已經全面開打。

Subscribe to AmiNext Newsletter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kedIn
  • Facebook

© 2024 by AmiNext 金融與科技筆記

bottom of page